当前位置:主页 > 展厅 > 正文

【辉煌70年】书画名家作品展: 王长海

时间:2019-10-24 21:38 来源:时代艺术网 编辑:编辑部

核心提示

王长海,1952年生.吉林省松原人,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松原市美协理事,华夏之星,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北京世纪金色嘉园文化艺术中心...

0.jpg

    王长海,1952年生.吉林省松原人,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松原市美协理事,华夏之星,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北京世纪金色嘉园文化艺术中心理事,北京祈贤堂艺委会艺术顾问。

4.jpg

1.jpg

2.jpg

6.jpg

5.jpg

8.jpg

9.jpg

悲悯情怀 镌刻沧桑
 

——王长海畅谈人物肖像画

 

近日,笔者请华夏之星书画家王长海老师围绕肖像画问题畅谈他的人物肖像画艺术创作。王长海的肖像人物画属于中国画写意方式,用抑扬顿挫的线条勾勒和简约的皴擦刻画满经沧桑的老人,强调人物的精神内涵,注入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和解读,画家怀着饱满的热情揭示他笔下每个人物生命历程,令人深切地感悟人生苍茫。笔者并不认为王长海老师的人物造型做到完美无误,他的线性结构和笔墨运用仍有提升空间,但是我们看王长海的老人肖像眷写着平民百姓的漫漫苍生,令人浮想联翩。

   2017年10月采访者与王长海老师(右)在澳洲悉尼国家美术馆

 

1.马和林:研究西方美术史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肖像写真源于欧洲,人物画肖像在欧洲美术史当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她是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而兴起并逐渐完善成熟的美术形式,与表现宗教教义不同,肖像画倡导对人的尊重,描绘现实中人的活生生一面。以往认为:西方肖像是写形,中国画家肖像是写神,然而历史证明这样的解读显然偏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社会里,画家主要表现帝王,禁锢人性,轻视庶民,难觅黎民百姓的肖像。但是到了明清,画家如清任伯年等创作的肖像为后学者提供了优秀的典范,请您谈谈自己的肖像画是否从东西方古人那里汲取过什么养分?

 

王长海:在我少年时正是中苏友好的蜜月期,当时有很多苏联著名画家和作品介绍到中国来,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生动人物形象深深地感染了我。那时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不多,接触更多的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等人的作品,诸如《伊凡杀子》,画中伊凡那痛苦、悔恨、无助、惊恐的神情在画家的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意外归来》中各个人物的神情逼真、鲜活,生动地塑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遭受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托尔斯泰肖像》中透过人物深邃的目光展现了作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信念。

    这些作品给我心灵深处播下痴迷人物肖像画的种子。

到部队电影组工作时,我曾认真地临摹过这些作品,严谨的造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家中给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明代曾鲸。其人物肖像在继承粉彩渲染的传统技法同时,汲取西洋画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层层烘染与立体感强的独特画风。我现在画古代文人高士多采取人物头部用线性素描的方法处理,而背景和服饰则运用中国画传统的方法来处理,就是我学习曾鲸画法的结果。

 

2.马和林:肖像画属于人物画当中的一种形式,但是肖像画与人物画是两个概念,两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互为独立,肖像画不仅追求人物的外在形态,重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要有一个真实客观的个体表现对象。请您谈谈您的肖像画依据怎样的生活阅历,您的表现对象具有怎样的社会属性?

王长海:是的,肖像画更为重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灵魂要通过画家笔下的点、线、面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要求画家具有更高的塑造能力、更为娴熟的绘画技巧。在部队工作时我曾为官兵们画了一些人物素描。我那时就养成一种习惯,注意观察每个人的喜怒哀乐,研究人物的心理活动,积累了许多肖像素材。到地方工作后因为忙于行政而没时间画画,但内心深处的理想仍在。我除了在空闲时画上几笔之外,就是大量地收集、积累人物画的创作素材,购买这方面的书藉、杂志。属于徐、蒋体系人物画家的作品集我基本都收集齐全了。

另外,自己有下乡两年的生活经历,到组织部工作后又经常深入农村基层支部,对基层农民、工人生活、生存状态、精神追求较为熟悉,所以在近几年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把普通人民大众形象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题材,以展现他们所经历的沧桑岁月和普通百姓的内心渴望。

15.jpg

王长海老师作品

3.马和林:在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家中,对人物造像研究最为成功的画家不胜枚举,诸如蒋兆和、徐悲鸿、刘文西、杨之光、方增先、黄胄、王子武、李延声等等名家,都给世人留下极为宝贵的肖像作品。您认为这些徐蒋体系的画家是何等个性与共性。您从中受益最多的是哪一位。

王长海:我少时就崇拜蒋兆和、方增先及黄胄的作品,临摹学习较多的是杨之光、刘文西、王子武的人物肖像。王子武的《齐白石肖像》堪称水墨肖像画的典范,达到空前的高度,在中国水墨肖像画中将留下重重的一笔:造型精准,笔墨娴熟,传神写照简直炉火纯青。凡举这些人物画家的造型能力都是一流的,笔墨语言又各具特色。方增先的人物隽永,笔墨醇厚,韵味浓郁;杨之光中西兼备,笔墨洒脱奔放,酣畅淋漓,设色细腻;刘文西画风稳健沉着,造型坚实,线条刚毅;王子武属于集大成者,刻画精到、线条精炼、格调高古、书卷气与个性十足。王子武吸收、消化了蒋氏艺术语言,朝着我为自我,自有我在的境界攀登。蒋兆和生前曾说:“人物画要看王子武,他已超我。”对我影响最多的当属王子武以及赵建成、王西京、韩国臻等人物画家。 

 

4.马和林:国画家的肖像作品不同于油画、水粉等西画的表达形式,更不同于碳精素描式的机械照相般的表达方式。而作为热衷于中国画肖像画研究的画家主要求索哪一层的笔墨旨趣和特征,这种特征高明何在?

    王长海:水墨人物肖像和油画、水粉等肖像的基础都是造型与素描。关于素描的概念应更广义一些,那就是白描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可以理解为中国式素描。水墨人物肖像所运用的素描手法不应当是西方油画的光影素描,不应强调光影在结构中的作用。我们知道荷尔拜因以及安格尔的线性素描对中国国画家的人物画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中国古代优秀画家的白描就是对物象的高度提炼,因此水墨人物肖像是以线条作为造型的基础,以淡墨皴擦作为造型的辅助手段,呈现出的是骨法运笔的水墨画独有韵致。这里的皴擦主要是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皴擦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富于表现性,而不是机械照搬性,比客观世界更真实,因为线性结构的运用更加接近人物的主体结构与人物形象的本质。

 

    王长海老师作品

    5.马和林:国画肖像的目的是为人造像,造像的本质是写心,写心的前提是传神,为某个特定社会属性的人传神写照。现实中,因为每一位表现对象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都不同,您是否在强调每一位个体都有鲜明的生活印痕?同时有意探寻自己的表达模式和笔墨情调?

王长海:我所表现的人物主要是我们上一代人以及我同龄人。因为我就生活在他们中间,对他们的历史、生活状态有着热切的关注和悉心了解。我通过表现个体形象来展示这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心路历程;为他们写心、塑魂,这是对即将逝去的父辈们生命的敬重,讴歌他们不平凡的历史足迹。

艺术手法上不搞变形,不崇尚标新立异,真实是我塑造人物的主要特征,因为真实才能感人,才能服人,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尽量把上面提到的那些优秀的人物画家的特点为我所用,我觉得个人风格特征是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我现在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王长海老师作品

6.马和林:肖像画看似简单,看似画面只有一两个人,而画家诉求的内涵极为深刻和丰富,您需要怎样领悟人物,您对模特的生活阅历与生存环境一定有着深入的了解,请您谈谈这个过程。

王长海:我试图通过一个个生动、具象的人物形象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通过人物的生存状态去揭示其所处时代的烙印,去展示他们经历的沧桑岁月。但在实际创作中,往往力不从心,这里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和所画人物缺乏深入交流的原因。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画家不能凌驾所画人物之上,而是要和人物有心灵沟通,使自己的创作激情倾注到笔墨之中,整个创作过程既是写实过程,也是写心过程。写人物的心,也写我自己的心,写我对人物的理解。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对笔下人物的尊重。这个过程是符合中国画历来倡导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当然,“功夫在诗外”,肖像画家需要对文学、历史、哲学、戏曲等其它领域的不断学习和借鉴。

 

7.马和林:目前,中国画界对于传统的肖像画热情趋于淡漠,而画家们为了参加各种画展,更倾向于绘制众多的人物于画面,表现那些复杂的人物,追求绘画感,显示了更多的工艺制作性,这样的绘画构图饱满,线、面、体的层次复杂丰富,而肖像画的表达就形式上看显得单薄,您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王长海:中国水墨人物肖像画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尽管现在画大场面、大制作、追求大震撼的人物画居于主流地位,但仍有一些画家坚守肖像画的阵地,并创作出了很多精品力作,如冯远的《世纪智者》、唐勇力的《开国大典》、赵建成的《先贤录》、《换了人间》等;并在新时期涌现了一批人物肖像画家。有人说文学即人学,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物画也是人文画,所以水墨人物肖像画随着文化自信的大环境必然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应该说,原有意义上的只画一个人物头像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确显得单薄一些,现在的人物画家在这方面正在积极地探索更为丰满的创作模式,如重彩人物肖像画家南海岩的人物背景加入了山川、劳动和丰收的场景作为衬托,既丰富了画面又有利于人物生存状态和环境特点的展示。我自己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比单纯的人物肖像要丰富得多。

 

     王长海老师作品

8.马和林:我注意到您的肖像画中有老子、孔子等古代先贤。我们在画现实生活中的人时会直接深入生活,直面表现对象,会聆听模特的声音,会与他们进行密切交流,而您在试图塑造先贤时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老子等人的形象究竟是依据什么塑造出来的?

王长海:孔子、老子等历史人物是中国人高山仰止的先贤圣哲,他们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光辉灿烂的瑰宝。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不断深入,对这些先贤的景仰、敬畏之心日渐虔诚,想表现他们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在塑造老子的形象时,我突出其“仙风道骨”的造型特点和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具体注意两点:一是圣贤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让其从神还原为人。二是尽量通过眼神、五官的动态展现其悟透天道、看破世间万象的大智慧、大境界的贤哲特征。

在塑造孔子时则主要表现其仁者爱人和儒家的中庸、忠恕、亲和的人格特点,以及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的教育家特色。

 

9.马和林:国画人物画的表现领域从技术手段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写意与工笔,您为什们要选择写意而不考虑工笔,写意画的优势何在?另一方,您对那些沧桑的老人给予深切的关注,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或许是我想了解您作品的关键所在。

王长海:我选择写意的方法来画人物的肖像,一是因为这种画法更符合我所表达人物淳厚古朴的精神气质,契合我对浓郁的水墨韵味的艺术追求。二是鉴于自己年过花甲,眼睛和体力都不具备画工细的工笔人物画的条件。同时个人觉得靠时间细扣出来的工笔人物总不如写意画来得直抒胸臆、率性洒脱。

选择历经沧桑的老人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是因为我对这些老人一往情深。他们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有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为儿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沧桑的岁月刻出了脸上的皱纹,生活的艰辛平添了满头白发。画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也是在画我自己,表达一种人文情怀和对人间苍生的悲悯。人人都爱春风桃李,仲春牡丹,谁钟情霜后残荷,雪中哀草呢?但是既有朝霞美就有夕阳红,谁能说历经沧桑的容颜,岁月镌刻的皱纹不是生命的壮美呢!况且,现在的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社会似乎尚未做好应对白发浪潮的准备。因此我想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讴歌这些老人,希冀通过我的肖像能唤起对老年人的关怀及对年轻一代的警醒。

 

王长海,1952年出生,吉林扶余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松原市书协,美协理事。前郭县书协副主席,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北京世纪金色嘉园文化艺术中心理事,华夏之星。人物画作品入选第一、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                                                  

                                              2018.3.1

  • 著名书法家杨松柏:在笔墨中与古人对话 著名书法家杨松柏:在笔墨中与古人对话

    著名书法家杨松柏 书法艺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书法艺术的传承学习与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需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扎根传统,不断夯实基础,...

  • 《地貌类型图说》第六章:风化作用形成 《地貌类型图说》第六章:风化作用形成

    编者按: 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的地质语言,将喀斯特...

  • 【评论园地】郁枫|穿越时光之河 让诗歌 【评论园地】郁枫|穿越时光之河 让诗歌

    穿越时光之河,让诗歌成为生活的见证 成文贤先生诗集《夕阳的金杯》读后感 文|郁枫 《夕阳的金杯》是成文贤先生的第四本诗集。 读罢整部诗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诗人的写作随着时光的推移,逐渐走向成...

  • 【评论园地】薛娅|精神领域的“艳阳天 【评论园地】薛娅|精神领域的“艳阳天

    精神领域的艳阳天 读成文贤诗集《夕阳的金杯》有感 作者:薛娅 继《笃爱心声》之后,成文贤成总的又一本诗集《夕阳金杯》问世了,对于这位让人敬慕的文学圈兄长,除了从心里表达深深的祝福与祝愿之外,我不...

  • 参观江泽民故居有感一一原中国国情调查 参观江泽民故居有感一一原中国国情调查

    2025年5月3日,我们一行人瞻仰祭拜了江泽民同志祖父安息之地。当日下午,我们又参观了江泽民同志故居。同行人有: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道庆、中国澳门-亚太拉美再生能源产业研发中心理事长罗兆...

  • 城乡共融促发展 文化惠民暖人心——兴平 城乡共融促发展 文化惠民暖人心——兴平

    2025年4月30日,陕西省兴平市店张街道尚志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第二届鼓舞文化艺术节暨第十四届豇豆节在洮水河畔隆重开幕。此次活动由尚志村村委会及党支部联合西部知青联席会议、陕西省慈善协会乐善会、...

  • 2025中俄(海参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2025中俄(海参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本网讯:2025年4月26-30日,将是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史上书写新的篇章,2025中俄(海参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启动仪式在中国江苏省徐州市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中俄两国的艺术家、文化学者、媒体...

  • 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一行拜访印尼 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一行拜访印尼

    追求创造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讯报在手,掌握资讯 2025年4月27日上午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带领何品忠、陈雄、张阿周前往印尼苏北棉兰拜访印尼华文报《讯报》创办人社长林荣胜,探知他18年来个人艰辛创办华文...

  • 北京方建文电影制片厂在海南启动《大医 北京方建文电影制片厂在海南启动《大医

    4月26日,北京方建文电影制片厂在海南文昌方建文数字产业大厦举办影视工业化创新发展座谈会,同步启动《大医孙思邈》与《战争三部曲》两部影视巨制的演员海选活动。正式拉开了选角的序幕。此次选拔更是一次...